《節節攀》[節節攀] - 第9章 農策

這段時間,越陽嘉在季景修面前一直都別彆扭扭的,季景修一來他就想找個理由走。姜月先前幫了他幾回,讓他脫身。

但是後來她見越陽嘉總這樣,心知他一直躲着不與正夫相處總不是辦法,所以就不幫了。不僅不幫,還幾次都故意將越陽嘉往季景修那裡推,只想着讓越陽嘉早點適應。

這天姜月在書房看最近一個大學士做的的文章,季景修陪在旁邊看書。

越陽嘉並不知道季景修也在書房,等他到了門口看見季景修的侍男瀟河候在門外,才知道正夫也在。

只是他已經走到門口了,也沒辦法再回去了,只好硬着頭皮走進屋。

姜月低頭讀着文章,沒發現越陽嘉進來了。

這篇文章里說為官做宰之人以及行商做賈之人不可輕視農業,家有農田莊子的富庶人家要注重田莊的管理、稻穀的合理種植,不要一味將田莊交到下人手裡、不聞不問。還說唯有讀書人也常讀農書,國家農業才能穩定。

「這位大學士出發點不錯,只是見識太過淺薄。」姜月淡淡點評。

越陽嘉問:「文章里說了什麼?惹得妻主說出這樣的話來。」

姜月才發現越陽嘉來了,見他坐的遠遠的,略有不滿:「陽兒坐近一些,你坐這麼遠我怎麼跟你說?」

越陽嘉將椅子搬到姜月旁邊,跟季景修一人一邊坐着。

「這文章里說官吏商賈要重視農業,這是正理。又說讀書人要多讀農書,不可只逮着時策通論、四書五經、詩詞文章讀,這也是正理。」

「只是大學士忽視了農人的重要性,只強調文人商賈關注農事,殊不知農人才是農業興盛之根本。官吏商賈再怎麼樣,種田的終究都是農人,唯有農人熟知農事,農吏發明、創新農具,這國家的農業才能長久發展。」

越陽嘉問:「那妻主認為該怎樣做呢?」

姜月並不說自己的想法,只是問季景修:「景哥怎麼想?」

季景修不肯說:「這種事不是我們男人家該管的。」

姜月笑道:「不許你藏拙,這裡又沒有別人,你只管說吧。」

季景修默了默說:「找來專管農事的官吏,讓她們下到農田,教農人如何耕種,教他們何時施種、何時收穫,此外補貼農人農具、耕牛等物,這樣農人有了農識和農具,才好耕種。」

姜月聽了點頭:「你說的很對,不過只這樣做是不夠的。農人耕田,最緊要的不是農具缺失、農識缺少。農人祖輩世世代代務農,且個個農人都住在一起,怎麼會連農識都不知道?就算不知道,鄰近的鄰居一問就知道了。農人們一起種田、一起收穫,哪裡還需要官吏告訴他們播種收穫的時間?」

「巧夫難為無米之炊,沒有農具,農人也無法耕作。所以補貼農具這點說得很好。不過當下農人最缺的是田地。一家人一整年都守着那一點地方,即使精耕細作,到頭來也收不了多少糧食。」

「再者說,精耕細作之下,農人就缺乏了對農具的更新和農作物的培植的意識,雖說這些事是歸專管農業的學究管,但殊不知『三個臭皮匠,賽過諸葛亮。』全天下數不清的農人,他們整天泡在農地里,只有他們最知道農具該怎樣革新,作物該怎樣優選。」

「農業想要發展,需寄希望於農人。想要農人發揮作用,須得放田於民、放權於民,農人只有田地多了、有了權力,才能激發革新的積極性。」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