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跟歐洲的文學》[跟歐洲的文學] - 第一章

專制的否定,這就是思想的進步,倒不是它的文筆有多好。
一流的文學,一定是思想水平足夠高的文學,一定是能對人類思想進步產生啟發的文學,而不是那些思想落後,文筆看起來還行的作品。
評論區里,還有一些人還提到了唐詩宋詞,我就再說一下關於唐詩宋詞的觀點。
我們的古詩,跟歐洲的文學比,它可能顯得更為凝鍊,這也是古代文言文的特點,寫的非常簡潔,用最少的字數表達想法。
但是凝鍊簡潔,是不是就證明了格調更高更偉大?為什麼同一個事物,用兩個字表達出來,就比用0個字表達出來更高級?為什麼簡潔就比啰嗦好?其實我們古代之所以用字簡潔,是古時候生產力不足導致的一種用字習慣,在幾千年前,我們的祖先還是用竹簡記錄事件。
竹簡這玩意,就是一個細條,一下子寫不了太多字,所以寫的越簡潔,越節省竹簡,就形成了古代文言的習慣,我們的文言會盡量寫的簡潔,這就像幾十年前的電報,論字收費,使用電報這種通訊方式的人,都是盡量用最少的字去表達一個要傳遞的信息,這樣才不會太費錢。
文言,或者用詞精鍊,是我們古代文學的一種習慣。
不過這種文字習慣,在我們的古代成為了一種評判文學格調的依據。
用文言的文章或者詩歌,被認為是高雅的,水平高的。
用白話文的,被古代的文化界認定是粗俗的。
這其實就是一種人為製造的文化偏好。
這個衡量標準,並沒有從文學的本質去評判文學作品水平的高低,而是依據用字習慣去評判,這種「文化偏好」並沒有什麼說服力。
舉個國外作家的例子,海明威造句用詞很簡潔,雨果寫東西就很啰嗦,那海明威是不是就比雨果文學水平高呢?
其實並不能這麼看吧?海明威和雨果都是世界頂級的大師,他倆的文學水平,肯定不能是依據寫作造句習慣去評判兩人的高低。
唐詩宋詞也一樣,它比歐洲文學精鍊,是不是就說明唐詩宋詞就比歐洲的詩歌更牛?用詞精鍊,其實並不能成為評判文學水平高低的依據。
不同文化環境下,用詞造句的習慣是不同的,所以我們不能用簡潔還是啰嗦去證明詩歌是否更好。唐詩有…

待續...
猜你喜歡